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开工建设 将解决100万亩耕地灌溉问题
来源:中水君信微信公众号水利部网站 | 作者:莫负韶华中水君信 | 发布时间: 2022-06-08 | 3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两广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

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即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其开发任务以防洪、航运、发电和水资源配置为主,兼顾灌溉、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期 9年,概算总投资 300多亿元,控制流域面积 19.86万平方公里,约占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是大型灌区项目,已列入《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和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

项目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 61米,防洪起调水位 47.6米,总库容 34.79亿立方米,防洪库容 1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 16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 61.3亿千瓦时(度)。作为世界最大单级船闸,其设计水头为 40.25米,工程建成后,通航等级由目前的三级提高到一级,船闸通航能达 3000吨,直通柳州。水库渠化 279公里航道,使柳州来宾桂平能够航行千吨级以上船舶;规划灌溉面积 136.7万亩,并改善农村 147.6万人的生活用水条件。

工程枢纽建设从2014年开工到202265日实现大坝全线拦水。

202266日,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今年重点推进开工建设的6大灌区之一,总投资80.08亿元。

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0.1万亩。工程利用已建的大型和中小型水库作为主要水源,利用正在建设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自流引水和黔浔江提水作为补充水源,新建渠(管)道652公里,新建及恢复13座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

据了解,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建设总工期为60个月。施工准备期约为5个月,主要完成场地平整、场内道路、施工工厂、生产和生活用房、供水、供电等项目。第一年拟同时开工建设南木补水干管、十八山输水隧洞建设。6日开工建设的主要为南木补水干管部分线路。

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贵港市、来宾市等桂中典型干旱区骨干水利工程缺乏、耕地灌溉保证率较低、旱灾频繁、村镇人畜用水困难等问题,保证项目区粮食生产安全和村镇供水安全,为当地打造优质特色粮食、高产高糖甘蔗等“两高一优”农产品基地创造条件,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